Python with语句和过程抽取思想
python中的with语句使用于对资源进行访问的场合,保证不管处理过程中是否发生错误或者异常都会执行规定的__exit__(“清理”)操作,释放被访问的资源,比如有文件读写后自动关闭、线程中锁的自动获取和释放等。
与python中with语句有关的概念有:上下文管理协议、上下文管理器、运行时上下文、上下文表达式、处理资源的代码段。
with语句的应用场景
编程中有很多操作都是配套使用的,这种配套的流程可以称为计算过程,Python语言为这种计算过程专门设计了一种结构:with语句。比如文件处理就是这类计算过程的典型代表。
使用with语句前后对比
没有使用with语句之前,我们是这样打开一个文件的:
try: #1.[进入] f=open('a.txt','r',encoding="utf-8") #2.[执行] print(f.read()) finally: iff: #3.[退出] f.close()
python操作文件的流程一般就是这三步:
1.[进入]用只读方式打开文件
如果文件不存在,open()函数就会抛出一个IOError的错误,并且给出错误码和详细的信息告诉你文件不存在
2.[执行]读取文件内容
如果文件打开成功,接下来,调用read()方法可以一次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,Python把内容读到内存,用一个str对象表示
3.[退出]关闭打开的文件
文件使用完毕后必须关闭,因为文件对象会占用操作系统的资源,并且操作系统同一时间能打开的文件数量也是有限的
思考为什么关闭文件操作一定要放在finallly语句里?
由于文件读写时都有可能产生IOError,一旦出错,后面的f.close()就不会调用。所以,为了保证无论是否出错都能正确地关闭文件,我们可以使用try...finally来实现。
发现共性:
我们发现其实这种过程化的语句有共性,比如说在进去一个片段前必须做某种超赞,处理工作后又需要执行一个结束操作。比如上面的这段代码:
finally: iff: f.close()
就可以做一个封装。
使用with语句后,我们是这样打开一个文件的:
withopen("a.txt","r",encoding="utf-8")asf: print(f.read())
这个with语句和前面的try...finally结构是一样的,但是代码更佳简洁,并且不必调用f.close()方法。
with语句的执行原理
从解释器的角度去理解with语句执行流程。
with语句的基本形式是:
with表达式as变量: 语句块
这样的一段代码可以称为一个上下文(context),在执行with语句时,解释器会先求出表达式的值,这个值(对象)是一个上下文管理器,并且假设这个对象拥有如下类的构造方法:
def__enter__(): #描述进入上下文的动作 pass def__exit__(): #描述退出上下文的动作 pass
with语句在求出这个上下文管理器对象之后,自动执行进入方法,并将这个对象的返回值赋值于as之后的变量,然后执行语句块。然后在退出上下文前,自动执行对象的退出方法。
python系统和标准库的一些类型定义了这对操作,可以直接用于with语句。比如文件对象就直接支持这一对操作,因此可以用在with语句的头部。
如果你也有类似的计算过程需要抽取出来,那么可以自定义一个类,并且包含进入、退出方法。
自定义open函数
自己实现才发现,使用装饰器和生成器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,不需要用到类构造方法来实现;
importcontextlib#引入上下文管理包 @contextlib.contextmanager#给函数引入装饰器 defmyopen(dir,mode): print("开始") f=open(dir,mode,encoding='utf-8') try:#上文 yieldf finally:#下文 print("结束") f.close() withmyopen("a.txt",'r')asfobj:#把try中的yield中的f赋值给fobj #with会将with后面的函数中的yield赋值给fobj foriinfobj: print(i) #等待上面的循环结束后,才最终执行finally的代码,所以这就是上下文管理
输出:
开始 hello,我是a.txt的第1行文字。 结束
总结
打开文件读写、用pickle包完成数据的存储、恢复的操作,都非常适合使用with语句。
pickle包的使用案例:
try: withopen("phone.pickle","wb")asoutf: pickle.dump("13193388105",outf) except: print("filehaveerrow.") try: withopen("phone.pickle","rb")asoutf: data=pickle.load(outf) print(type(data)) print(data) except: print("filehaveerrow.")
我总结了一下使用with语句的优点:
- 采用with语句的代码更简洁
- 防止因为忘记写f.close()而引发的错误
- 一个对象的操作有进入、退出过程可以抽取出来,并做成自动化执行
总结
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Pythonwith语句和过程抽取思想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,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,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。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毛票票网站的支持!
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,欢迎转载,烦请注明出处,谢谢!
声明: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未作人工编辑处理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,欢迎发送邮件至:czq8825#qq.com(发邮件时,请将#更换为@)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